体坛去“饭圈”歪风,就得从“利”上开刀,否则治标不治本。

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
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2月26日发表声明,对乒乓球亚洲杯“饭圈”乱象表示强烈谴责。乒羽中心将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、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,以及对运动员、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、诋毁、诽谤等恶意行为。
事实上,这已不是国乒首次遭遇“饭圈”乱象。从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陈梦夺冠时被高喊“孙颖莎”,到重庆冠军赛樊振东夺冠采访被“王楚钦加油”声打断,再到新加坡大满贯赛场上梁靖崑采访遭遇尴尬……近些年,“饭圈”乱象入侵体育领域,使用赛场干扰、网络暴力、群体对立等各种方式“绑架”运动员、教练员或工作人员。弥漫网络的漫天戾气,不分场合的越界滋扰,不仅给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带来困扰,更扭曲了体育精神、消解了体育价值、弱化了体育功能,这样的行为无疑应该被严厉打击。
一段时间以来,从体育总局将治理“饭圈”乱象列为紧迫任务,到公安机关依法对侮辱诽谤运动员的犯罪嫌疑人予以刑拘,再到王楚钦等运动员带头解散官方粉丝群……各方行动不断,整治“饭圈”乱象不可谓决心不强、力度不大。然而,此次第34届国际乒联-亚乒联盟亚洲杯比赛再次上演丑陋的一幕,无论是球场上吵吵闹闹喝倒彩,喊口号的节奏和内容高度一致,还是网络上粉丝不止不休搞骂战,颇有组织之嫌,显然幕后有着更隐蔽的推手。
那么,究竟谁在煽动“饭圈化”风暴?以乒乓球为例,赛事主办方 WTT 通过高价门票、CP 营销等手段刺激消费,打榜、应援、代拍、卖周边,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“饭圈”产业链,融合着包括流量生意在内的多重生意经。藏身其中的自媒体博主、平台、营销机构、广告商等,强化运动员“人设”,而弱化技术分析,通过炒作话题、断章取义、挑动情绪等方式来操控流量、维持热度,最终形成一套恶性闭环。比如,此次事件中,就有博主刻意放大运动员的失误,制造话题以博取点击量。由此可见,如果不斩断幕后操控的利益链黑手,不制止别有用心的大V刻意煽风点火,就难保极端粉丝不会出现在下一个赛场。
体坛去“饭圈”歪风,就得从“利”上开刀,否则治标不治本。也因此,乒羽中心的声明特别点名“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”,直指幕后推手的法律责任。首先,相关部门应在宏观政策上出台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和处罚条例,规范粉丝经济、体育产业正向发展,并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行为,让操盘黑手得不了利。其次,品牌和商家应避免利用粉丝进行过度营销,回归体育赛事的本质。再者,赛事主办方应加强对观众行为的规范和管理,制定明确的观赛规则,并对极端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罚。此外,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应加强舆论引导,完善内容审核机制,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环境。唯有政策有为、监管有力、引导有方,才能切断流量狂欢的链条,让病态“饭圈”失去幕后养分。
体育赛场是追求卓越、超越自我的舞台,而非“饭圈”互撕的温床。赛场不容炒作,防止商业利益绑架体育精神,方能守护体育竞技的纯粹与荣耀。
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欢迎关注彩云网评,投稿邮箱yncywp@163.com,稿费从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