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我们提出了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,而开好头至关重要。初步核算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4%。(4月17日 央视网)
开局良好,彰显经济韧性。 2025年一季度,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,同比增长5.4%,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前列水平。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尽显,更为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从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来看,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十分明显。据统计,实体经济,尤其是制造业的内在稳定性较强,高端制造业领域如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设备等预期指数处于较高景气度区间。眼下,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相关应用的销售收入双位数增长,制造业在优化结构、提升发展质量方面成效显著。
新消费崛起,激发市场活力 。一季度,新消费成为经济的一大亮点。“电影+旅游”“电影+文创”等新消费模式蓬勃兴起,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热映带动相关衍生品销量飙升,文旅消费仿佛踩上了“风火轮”。文旅农融合、文旅体融合的经典案例层出不穷,借助数智化技术赋能产业链条,既满足了居民家庭对新消费场景的偏好,又带动了当地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。从冰雪旅游到赏花经济,从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到旅居康养、健康消费,文旅新业态、新场景不断创新,带动了服务消费提质升级……“亮眼成绩单”见证着中国居民在消费中对服务消费的升级态势仍在持续,服务消费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明显。
政策驱动,释放消费潜力。 以旧换新政策的加力扩围,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潜力。我国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,扩大换新补贴的品类范围。在多轮政策驱动下,智能家电、智能手机、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为新亮点。智能家电中,节能产品增速在40%以上,体现了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转型的效果。智能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单件商品上,还为智慧家庭生态系统的转变提供了支撑。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市场渗透率明显提升,为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相关市场发展和产业拓展带来了良好机会。同时,智能终端产品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深度融合,让人工智能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带动了高端制造的快速发展。
新兴赛道,点燃增长引擎。 人形机器人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、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,正在点燃新的增长引擎。今年春晚舞台上,人形机器人的精彩表现让人眼前一亮,生产这些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%。“杭州六小龙”等科技企业备受关注,正是中国“以新应变”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。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“三新”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比稳步提升,数字经济发展较快。智能消费品的制造业、智能车载设备、智能无人飞行器的制造等行业增长迅速,反映出在创新发展驱动下,新增长动能在不断增强。
开局关乎全局,中国经济在“一季报”中展现出了复苏的活力和高质量发展的“向新力”。尽管面临国际上的不确定因素,但我们有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
作者:苗瑞祥
(编辑:文骥 责编:崔凤娇 校对:田莉 审核:周牧)
( 来源:四川新闻网 )